超实用的急救常识-家庭急救常识。。

中毒急救

植物性中毒急救

有毒动物中毒急救 继续阅读

发表在 医学著作 | 标签为 , , | 留下评论

怎样看化验单-教你解读化验单

从医院拿出来的化验单有些时候比较难看懂。专题的目的就是解决“怎样看医学化验单?”这个问题。
关于医学化验单:

常见的化验单:

参看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 留下评论

视频合集《找锻炼要健康》_赵之心-在线视频教程共享

找锻炼要健康_赵之心

第1集.健康要管理

第2集.健康从锻炼开始

第3集.办公一族的锻炼

第4集.常见骨髓病防治

第5集.身体柔韧锻炼

第6集“五禽行”锻炼法

第7集.维护循环系统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 , , | 留下评论

老子传下来的“道家保身操”

这是一种很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方法
老子传下来的“道家保身操”

《史记·老子列传》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他养寿的方法,就是流传至今的“道家八式保身操”。这是一种很适合中老年人锻炼的方法,坚持习练可以锻炼全身,养命延寿。

第一式振阳法:振奋身体阳气

1.闭上双眼;

2.用掌心及掌根处抵住下巴,虎口向外;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 , | 留下评论

发热(发烧)的原理、病因及诊断、处理治疗方法

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一般为36~37℃,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4℃可定为发热。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 , | 留下评论

中医书籍经典《神农本草经》全文索引

《神农本草经》,药学著作。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一说成于汉代)。本书总结了古代医疗实践所得药学成就。是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形成了我国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药学基础,后世大量本草著作皆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原书早已失传,其主要文字则经辗转引录,仍保存于《证类本草》等书中。明以后刊印的多种题名《神农本草经》的书,都是后代的辑佚本。书中除包括了药物总论的序例外,收载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类)。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在药物理论方面,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并介绍了每种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和宜忌等。本书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医学科学价值。《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用和主治绝大多数都能验之于临床,一直沿用至今。其中有些为世界最早之发现,但其内容也掺杂一些糟粕。现存最早的辑本是明.卢复辑本。而流传较广的为清.孙星衍等氏辑本、清.顾观光辑本及日本.森立之辑本(后三种辑本1949年后均予重印)。 继续阅读

发表在 医学著作 | 标签为 , , , | 留下评论

九种食物帮你吃掉亚健康

1、失眠烦躁健忘时: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含钙多的如大豆、牛奶、鲜橙、牡蛎;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鸡、土豆、蛋类。

2、神经敏感时:神经敏感的人适宜吃蒸鱼,但要加点绿叶蔬菜,因为蔬菜有安定神经的作用。吃前先躺下休息,松弛紧张的情绪,也可以喝少许葡萄酒,帮助肠胃蠕动。

3、体瘦虚弱:体瘦虚弱的人适宜吃炖鱼。在吃前最好小睡一会儿。人们都习惯饭后睡觉,这是不正确的习惯,应改为饭前睡一会儿,因为吃了饭再睡,人会觉得越来越不舒服。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 | 留下评论

九种食物帮你吃掉亚健康

1、失眠烦躁健忘时: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含钙多的如大豆、牛奶、鲜橙、牡蛎;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鸡、土豆、蛋类。

2、神经敏感时:神经敏感的人适宜吃蒸鱼,但要加点绿叶蔬菜,因为蔬菜有安定神经的作用。吃前先躺下休息,松弛紧张的情绪,也可以喝少许葡萄酒,帮助肠胃蠕动。

3、体瘦虚弱:体瘦虚弱的人适宜吃炖鱼。在吃前最好小睡一会儿。人们都习惯饭后睡觉,这是不正确的习惯,应改为饭前睡一会儿,因为吃了饭再睡,人会觉得越来越不舒服。

4、筋疲力尽时:可在口中嚼些花生、杏仁、腰果、胡桃等干果,对恢复体能有神奇的功效,因为它们含有大量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钙和铁,以及植物性 脂肪,却不含胆固醇。此外,蛤蜊汤、青椒肉丝、凉拌蔬菜、芝麻、草莓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适度的热量,能保护并强化肝脏,不妨多吃一些。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 | 留下评论

中医经典《针灸甲乙经》全文带索引

“洞明医术,遂成其妙”《针灸甲乙经》是中国针灸学专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该书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之有关针灸学内容等分类合编而成。原书根据天干编次,内容主要论述医学之理论和针灸之方法技术,故命名为《针灸甲乙经》。皇甫谧本是一位史学家,年近50岁时,因患关节炎,加之耳聋,开始钻研针灸医术,学习上述三书,并将其中”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而成书。人称其”习览经方,手不辍卷,遂尽其妙”,或誉之为”晋朝高秀,洞明医术”。可知其因病习医针灸而成功者。首先,《针灸甲乙经》在中国独具特色的针灸疗法的发展中,发挥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众所周知,在此期间,中医学典籍《素问》、《灵枢》等虽有关于针灸学理论与技术的阐述,也有若干专门论述针灸经络的小册子,然而或已散落残佚,或只散见而不成系统,《针灸甲乙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针灸经络、腧穴、主治等从理论到临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而成书的。 继续阅读

发表在 医学著作 | 标签为 , , , | 留下评论

脚气(足癣)的原理及病因及脚气的治疗方式

脚气足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 古籍称之为臭田螺田螺疱,俗称脚癣脚湿气香港脚运动员脚等。

中医称脚气为脚弱。《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风毒脚气方》:“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

据估计, 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 留下评论

女人一生必不可少的10项检查

女 性是生命的摇篮,女性健康值得关注。资料显示,“两癌”和妇女生殖道感染是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最常见疾病。女人要学会关爱自己,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忽略 了自己的健康,只有你健康了,你的家庭才是最幸福的。而女性的必修检查,除了妇科之外还有不少,比如甲状腺检查、牙科检查、骨密度检查、血脂检查等,对于 女性健康来说,这些检查虽然危害大但潜伏深,比妇科检查更容易被忽视。

1、临床乳房检查和乳房X光照

目的:检查乳房时,这两种检查都可以检查出是否患有乳房癌。经过这种检查的女性有97%的人至少在5年内不会复发。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 留下评论

全国三甲医院地址和人事科联系电话大全

这是全国三甲医院地址和人事科联系电话的列表。 主要供求职者参考。 列表还不完整, 欢迎参与编辑整理。

北京市

省市 名称 等级 地址 人事科联系电话

发表在 网站资讯 | 标签为 , , , | 留下评论

乙型肝炎治疗参考(学术和扫盲)

乙肝治疗参考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陈大年医话

陈 氏治学极力推崇宋代陈素庵,明代王肯堂、傅青主和清代叶天士,尤其赞赏明代陈文昭所著的《陈素庵妇科补解》一书。陈氏擅长妇产科疾病的诊治,尤对月经病、 不孕症、产后病更是得心应手;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宫外孕、子宫功能性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等病,均取得较好疗效。在诊断方面,陈氏指出治病关键 在于识病明理,认为只有病识理明,才能中肯用药。临床识病主张四诊合参,特别强调望诊,尤重察目。对舌苔的望诊也颇有研究,撰有“舌苔学讲稿”,文中曾调 “信而有征有,莫过于舌苔,况症有真假,苔无虚伪,求诸色脉而不得者辨之于苔,则无或少误,然舌苔有多种,舌质之复杂,苟不详辨,亦有千里之误”。并认为 舌苔之有根与无根可反映肾、胃两天之功能,尤对年老、久病、体虚之患者可测知预后之吉凶。在问诊时,善于掌握患者之心理及隐曲所在。陈氏指出,女子以肝为 先天,多易气郁,应审其偶,察其遇,有的放矢给予安慰譬解,做到药治与心解结合,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其于闻诊,认为须听其言,闻其气,语言低微,多 有气郁或气虚;声宏嗓粗,多属火属实。其于切脉部位,则认为妊娠者重左寸,不孕或闭经者重两尺,肝气郁结者重左关,脾胃病变重右关,经停两尺弦滑者为有孕 之脉。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陈大年医话 (转载)

陈 氏治学极力推崇宋代陈素庵,明代王肯堂、傅青主和清代叶天士,尤其赞赏明代陈文昭所著的《陈素庵妇科补解》一书。陈氏擅长妇产科疾病的诊治,尤对月经病、 不孕症、产后病更是得心应手;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宫外孕、子宫功能性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等病,均取得较好疗效。在诊断方面,陈氏指出治病关键 在于识病明理,认为只有病识理明,才能中肯用药。临床识病主张四诊合参,特别强调望诊,尤重察目。对舌苔的望诊也颇有研究,撰有“舌苔学讲稿”,文中曾调 “信而有征有,莫过于舌苔,况症有真假,苔无虚伪,求诸色脉而不得者辨之于苔,则无或少误,然舌苔有多种,舌质之复杂,苟不详辨,亦有千里之误”。并认为 舌苔之有根与无根可反映肾、胃两天之功能,尤对年老、久病、体虚之患者可测知预后之吉凶。在问诊时,善于掌握患者之心理及隐曲所在。陈氏指出,女子以肝为 先天,多易气郁,应审其偶,察其遇,有的放矢给予安慰譬解,做到药治与心解结合,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其于闻诊,认为须听其言,闻其气,语言低微,多 有气郁或气虚;声宏嗓粗,多属火属实。其于切脉部位,则认为妊娠者重左寸,不孕或闭经者重两尺,肝气郁结者重左关,脾胃病变重右关,经停两尺弦滑者为有孕 之脉。

陈氏治病在继承其父陈筱宝经验(以调养病人元气为本,以调治血分为旨,妇科杂病以调肝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平生临床所见,又提出治病几个要点。 (1)注重脾胃后天之本。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故苦寒败胃之品不宜多用、久用,以免损伤脾胃升降功能。(2)调经勿忘气药。女子月 经失调,治疗奇经八脉固为常法,但调肝也至关重要,尤对中年妇女,因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用事,气滞多肝郁,则血凝,气行肝气舒,则血行,故调经必疏肝, 疏肝须理气。陈氏应用气药主张宜用行气开郁之品,切忌破气以伤正气。(3)带下分清湿热。女子带下虽有白、黄、赤、青、黑之分,析其病因,陈氏认为不出湿 与热两邪,辨证论治须分清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前者治疗健脾化湿为主,兼以清热止带;后者应清热为主,兼以化湿止带。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你必须知道的人体正常生理指标!

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 G>T>

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 G>T>

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 G>T>

血液 G>T>

总血量: 65–90ml/kg, G>T>

全血比重:男1.054–1.062 女1.048–1.062 G>T>

血浆:1.024–1.029 G>T>

渗透(量)压 G>T>

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 G>T>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你必须知道的人体正常生理指标!

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 G>T>

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 G>T>

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 G>T>

血液 G>T>

总血量: 65–90ml/kg, G>T>

全血比重:男1.054–1.062 女1.048–1.062 G>T>

血浆:1.024–1.029 G>T>

渗透(量)压 G>T>

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 G>T>

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 G>T>

红细胞数: 男(4.0–5.5)×10^12/L(4.0–5.5×10^6/ul) 女(3.5–5.0)×10^12/L(3.5–5.5×10^6/ul) G>T>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 G>T>

红细胞压积: 男0.4–0.5(40–50vo%) 女0.37–0.48(37–48vol%) G>T>

红细胞平均直径: 7.33±0.29um G>T>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 29.36±3.43pg(29.36±3.43uug) G>T>

红细胞平均体积(V): 93.28±9.80fl(93.28±9.80um^3) G>T>

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 0.31–0.35(31–35%) G>T>

网织红细胞数: 0.005–0.015(0.5–1.5%) G>T>

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 G>T>

在0.44–0.47%(平均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盐液内全部溶解。 G>T>

白细胞数: (4–10)×10^9/L(4000–10000/ul) G>T>

白细胞分类计数 G>T>

中性粒细胞:0.5–0.7(50–70%) G>T>

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 G>T>

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 G>T>

淋巴细胞:0.2–0.4(20–40%) G>T>

单核细胞:0.01–0.08(1–8%) G>T>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0.05–0.30)×10^9/L(50–300/ul) G>T>

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ul) G>T>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非专业人士论中医治疗机理(驳伪科学论) (转载)

首先表明下.我不是医生,但是有很多医生朋友。其中不乏全国知名的例如哈大2等等的医生。中医西医都有,临床麻醉消化检验科的品种齐全。

套句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与凤同飞必出俊鸟,与虎同眠哪有善兽。(这一刻单田芳老师附体了。)

在BBS上见到一些人凭着自己的一点想象加上模棱两可的所谓什么什么书上的几句话就对中医药指手划脚,大加谬论,实在气不过才跳出来为祖国医学鸣不平。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 留下评论

自查!常见疾病症状查询-点击症状部位可查看更多症状

发表在 保健常识 | 标签为 , , , | 留下评论

老祖宗的警示——大医精诚(孙思邈著)-现代医生必看

大医精诚(孙思邈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 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 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 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继续阅读

发表在 医学著作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